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 Scale 实现的吸收能力量表(Kotabe等,2011)

来自OBHRM百科
Yepu2016讨论 | 贡献2017年6月6日 (二) 00:57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简介 == 实现的吸收能力(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侧重于企业转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商业目标的能力。企...”)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简介

实现的吸收能力(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侧重于企业转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商业目标的能力。企业在获取到有价值的知识后,需要利用其实现的吸收能力来提升新产品的市场表现。

信度与效度

Kotabe等(2011)从中国跨国公司收集了研究的数据。从中国商务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库确定了样本公司,选择从事国际业务的公司。在数据收集时(2006年),在过去3年内,外商销售额达到其销售总额的20%以上,并与外国跨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最终,共有121家跨国公司加入参与了调查。

结果表明,实现的吸收能力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量表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和体会,对下面9项描述进行评价和判断,并在最符合的数字上划○。评价和判断的标准如下: 1非常不同意 2不同意 3不好确定 4同意 5非常同意

We have the capability to 1.adapt acquired new knowledge to fit the firm’s development needs;
2.develop new product/service by using assimilated new knowledge;
3.develop new applications by applying assimilated new knowledge;
4.find alternative uses of assimilated new knowledge;
5.fuse assimilated new knowledge with existing knowledge;
6.revis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based on acquired new knowledge;
7.revise business procedures based on acquired new knowledge;
8.introduce product innovation based on acquired new knowledge;
9.revise quality control operations based on acquired new knowledge.

计分方法

实现的吸收能力量表共9道题,可以计算量表所包含题目的平均分或总分。

量表出处

Kotabe, M., Jiang, C. X., & Murray, J. Y. (2011). Managerial ties, knowledge acquisition, 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w product market performance of emerging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 case of Chin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46(2), 166-176.

友情提醒

为方便学术研究,根据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整理而成,供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 商业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为了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请根据量表出处规范引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