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e Ambiguity Scale 角色模糊量表(Schuler等,1977)”的版本间的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 简介 == 角色理论(role theory)被认为是将组织和个体属性联系起来的概念框架,该理论涉及两个主要概念:角色冲突(role c...”) |
(没有差异)
|
2017年7月16日 (日) 12:10的最新版本
简介
角色理论(role theory)被认为是将组织和个体属性联系起来的概念框架,该理论涉及两个主要概念: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和角色模糊(role ambiguity)。其中,角色模糊性被概念化为缺乏角色期望的清晰度以及角色表现结果的不确定程度。Rizzo,House和Lirtzman(1970)已经对其开发了量表,但是尚未经受检验。Schuler等(1977)对角色冲突和模糊量表的心理测量属性进行了检验,包括因子结构,一致性系数,内部信度,重测信度等等。
信度与效度
研究者在来自4个不同的组织、总共6个样本、1573名员工中收集数据。样本包括医院、制造业工厂、公共部门等不同类型的组织。角色模糊的题项,在所有样本间的因子一致性(factor congruencies)都超过了0.8,中位数一致性(Median congruencies)为0.91。所有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超过了0.5,在五个样本中都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W =0.84;X2 = 16.80;p <0.05),样本3和4之间的重测信度为0.40(p <0.001)。尽管重测信度不是很高,但表明该测量具有合理稳定性,重测信度是对相同主管下在两个时间点工作的同一个员工,在间隔了七个月的两个时间点进行测量。
量表
1. I have clear, planned goals and objectives for my job.
2. I know that I have divided my time properly.
3. I know what my responsibilities are.
4. I know exactly what is expected of me.
5. I feel certain about how much authority I have on the job.
6. Explanation is clear of what has to be done.
计分方法
角色模糊(role ambiguity)包括6个题项,采用里克特7点计分法,需计算平均值。
量表出处
Schuler, R. S., Aldag, R. J., & Brief, A. (1977).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A scale analysi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 111–128.
友情提醒
为方便学术研究,根据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整理而成,供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 商业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为了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请根据量表出处规范引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