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aham Maslow 亚伯拉罕•马斯洛

来自OBHRM百科
Xuyan2016讨论 | 贡献2018年10月9日 (二) 01:27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left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比较心理学家,心理学“...”)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Abraham Maslow.jpg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比较心理学家,心理学“第三思潮”的领导人。此外,马斯洛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于1908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 1926年入康奈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43年,马斯洛发表了《动机理论引言》和《人类动机理论》两篇论文,第一次把现代心理学各个流派,包括弗洛伊德主义、华生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有机体理论等综合起来,提出了心理需求层次理论基本框架。1951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已经逐步成熟。同年,马斯洛出版了《动机与人格》一书,这本书使马斯洛成为著名人士,被公认为50年代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一部学术著作,这也是马斯洛的经典力作。1967年至1068年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9年离开布兰戴斯大学,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1970年6月8日因心力衰竭逝世。1970年8月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并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议。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设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件事标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获得美国及国际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


马斯洛涉及非常广泛,在许多领域都进行过探索和研究,他主要的著作有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1962年出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1964年出版的《宗教、价值与高峰体验》、1965年出版的《优美心灵的管理》、1967年出版的《科学心理学》、1970年出版的《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这些著作显示了他成熟的超个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