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 of Reciprocity Scale互惠规范量表”的版本间的差异
Lichaoping(讨论 | 贡献) (→信度与效度) |
Lichaoping(讨论 | 贡献) (→简介) |
||
第1行: | 第1行: | ||
==简介== | ==简介== | ||
+ | 互惠规范指各方在交换过程中一系列被大家所认可的准则,即一方为另一方提供帮助或给予某种资源时,后者有义务回报给予自己帮助的人。Gouldner(1960)最早对互惠规范进行来界定,他指出:互惠规范让社会体系更为稳定,互惠渗透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并普遍适用于所有文化。 | ||
==信度与效度== | ==信度与效度== |
2016年11月23日 (三) 12:00的版本
简介
互惠规范指各方在交换过程中一系列被大家所认可的准则,即一方为另一方提供帮助或给予某种资源时,后者有义务回报给予自己帮助的人。Gouldner(1960)最早对互惠规范进行来界定,他指出:互惠规范让社会体系更为稳定,互惠渗透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并普遍适用于所有文化。
信度与效度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三因素模型的χ2/df、CFI、IFI、SRMR值分别:4.31(434.99/101),0,93,0.93,0.08。
量表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和体会,用下面16项描述进行评价和判断,并在最符合的数字上划○
1.即使我现在不能做出更多的贡献,公司也会帮助我发展。
2.公司似乎愿意在我的职业发展上投入,即使这种投入不会直接影响我目前的工作绩效。
3.公司会无条件地为我做些事情。
4.公司对我的关心超出了我对公司的贡献。
5.公司对我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同样关心。
6.公司似乎看重我的工作努力程度与所获回报的相称。
7.如果我尽心尽力并且工作出色,公司就会给我提升的机会。
8.若我的工作业绩超过公司要求,公司会给我额外奖励。
9.只要我关心公司的利益,公司就会关心我的利益。
10.我的印象是公司将做一些对我不利的事。
11.公司绝不会在我困难时帮助我, 除非那对公司利益本身有利。
12.我从公司那里得到的只是我为公司作出的贡献的一小部分。
13.公司对我的要求比给予我的要多。
14.公司只关心其本身利益, 而对于我的事业和生活毫不关心。
15.如果公司给我双薪, 这将意味着公司要求我付出三倍或四倍的精力在工作上。
16.公司好象觉得无论公司对我怎样差, 我都应该努力工作。
计分方法
互惠规范量表共16道题,共有三个维度,分别为:一般互惠(Generalized Reciprocity),平衡互惠(Balanced Reciprocity ),负面互惠(Negative Reciprocit)。一般互惠:1-4题;平衡互惠:5-9题;负面互惠:10-16题,可以计算每个维度的平均分或总分。
量表出处
Wu, J. B., Hom, P. W., Tetrick, L. E., Shore, L. M., Jia, L., & Li, C., et al. (2006). The norm of reciprocity: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Review, 2(3), 37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