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Sharing Scale 知识分享量表”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OBHRM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40行: 第40行: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王雁飞, 朱瑜. (2012). 组织社会化、信任、知识分享与创新行为:机制与路径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24(2), 34-46.
 
王雁飞, 朱瑜. (2012). 组织社会化、信任、知识分享与创新行为:机制与路径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24(2), 34-46.
 +
 +
== 友情提醒 ==
 +
为方便学术研究,根据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整理而成,供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 <b><font color="red">商业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font></b>。为了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b><font color="blue">请根据量表出处规范引用</font></b>,谢谢!
  
 
[[category: 研究量表]][[category: 中文量表]]
 
[[category: 研究量表]][[category: 中文量表]]

2016年12月24日 (六) 13:00的最新版本

简介

知识分享(Knowledge Sharing)是知识分享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一种沟通过程,知识分享者通过演讲、教授、著作等方式将自身知识外部化,知识接受者通过倾听、模仿、阅读等方式将接受到的知识内部化(Vuori &Okkonen,2012)。这种沟通可以帮助组织成员快速理解、掌握对方所拥有的信息、经验和技能,并引发思考,促进组织内部新知识的产生(钱春海,2010)。

张振刚等(2016)关于知识分享的测量,主要采用王雁飞和朱瑜(2012)在研究中所使用的量表。该量表是在Szulanski(1996)等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修订而成的,包括知识分享意愿和知识分享能力两个维度,共10个题项。

张振刚等(2016)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312份,回收223份,经过筛选,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99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89. 2%。

信度与效度

知识分享量表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0,其中,知识分享意愿和知识分享能力两个维度各自的信度系数为0.806和0.764。

验证性因子分析技术结果显示,知识分享量表的所有拟合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量表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和体会,用下面10项描述对您进行评价和判断,并在最符合的数字上划○。评价和判断的标准如下: 1 非常不同意 2 不同意 3 不太确定 4 同意 5 非常同意

1.我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2.参与讨论时,我会尽可能提供自己的意见。
3.对于同事提出的问题,我会尽可能地解答。
4.同事需要帮助时,我会尽量提供他所需要的资料与文件。
5.我认为与他人分享知识经验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6.我能快速地找到执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
7.我对新观点或新事物会采取接纳的态度。
8.我会以他人理解的方式表达我的意见。
9.我有能力分辨对于本工作有价值的知识。
10.我可以快速地找到执行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技巧。

下载WORD版问卷:文件:Kss.doc

计分方法

知识分享量表共包含知识分享意愿和知识分享能力两个分量表:

知识分享意愿分量表总共5道题,具体包括第1、2、3、4、5题;

知识分享能力分量表总共5道题,具体包括第6、7、8、9、10题。

量表出处

张振刚, 余传鹏, 李云健. (2016). 主动性人格、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 管理评论, 28(4), 123-133.

参考文献

王雁飞, 朱瑜. (2012). 组织社会化、信任、知识分享与创新行为:机制与路径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24(2), 34-46.

友情提醒

为方便学术研究,根据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整理而成,供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 商业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为了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请根据量表出处规范引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