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Need Satisfaction Scales 工作需求满足量表”的版本间的差异
Lichaoping(讨论 | 贡献) (→量表出处) |
|||
(未显示1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2行: | 第2行: | ||
工作心理学理论(Psychology of Working Theory, PWT)将“需要(need)”的概念与工作和非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和环境因素(如文化和经济背景)联系起来。它假定,个体由于这些可能会限制职业决策过程中的资源和自由的背景条件,而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则可能会损害员工的健康和幸福感(Blustein, 2006; Duffy et al, 2016)。 | 工作心理学理论(Psychology of Working Theory, PWT)将“需要(need)”的概念与工作和非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和环境因素(如文化和经济背景)联系起来。它假定,个体由于这些可能会限制职业决策过程中的资源和自由的背景条件,而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则可能会损害员工的健康和幸福感(Blustein, 2006; Duffy et al, 2016)。 | ||
− | Autin等人(2019)开发了与PWT框架一致的工作需求满意度量表(WNSS),包括生存需求(survival needs)、社会贡献需求(social contribution | + | Autin等人(2019)开发了与PWT框架一致的工作需求满意度量表(WNSS),包括生存需求(survival needs)、社会贡献需求(social contribution needs)和自我决定理论的能力需求(competence needs)、关系需求(relatedness needs)和自主需求(autonomy needs)。该量表得到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的支持。 |
== 信度与效度 == | == 信度与效度 == | ||
第34行: | 第34行: | ||
19.……能够实现自己的真实需求。 | 19.……能够实现自己的真实需求。 | ||
20.……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要完成某些任务。</pre> | 20.……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要完成某些任务。</pre> | ||
− | |||
== 计分方法 == | == 计分方法 == | ||
第47行: | 第46行: | ||
== 量表出处 == | == 量表出处 == | ||
Xu, Y., Li, C., Wang, J., & Lan, Y. (2021). Validation of Work Need Satisfaction Scales Among Chinese Working Adults: A Psychology of Working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https://doi.org/10.1177/10690727211032368 | Xu, Y., Li, C., Wang, J., & Lan, Y. (2021). Validation of Work Need Satisfaction Scales Among Chinese Working Adults: A Psychology of Working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https://doi.org/10.1177/10690727211032368 | ||
+ | <br><b><font color="blue">本量表由胥彦老师、李超平老师、王佳燕老师、蓝媛美老师提供,特此致谢!</font></b> | ||
== 参考文献 == | == 参考文献 == |
2023年11月16日 (四) 07:48的最新版本
简介
工作心理学理论(Psychology of Working Theory, PWT)将“需要(need)”的概念与工作和非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和环境因素(如文化和经济背景)联系起来。它假定,个体由于这些可能会限制职业决策过程中的资源和自由的背景条件,而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则可能会损害员工的健康和幸福感(Blustein, 2006; Duffy et al, 2016)。
Autin等人(2019)开发了与PWT框架一致的工作需求满意度量表(WNSS),包括生存需求(survival needs)、社会贡献需求(social contribution needs)和自我决定理论的能力需求(competence needs)、关系需求(relatedness needs)和自主需求(autonomy needs)。该量表得到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的支持。
信度与效度
Xu, Li, Wang, and Lan (2021)通过两个研究验证了工作需求满意度量表中文版(WNSS-C)的信效度,在研究1(N=423)中,WNSS被翻译成中文,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一个五因素解决方案,包括生存需求、社会贡献需求和自我决定理论的能力、关系和自主需求。
在研究2中(N=425),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五因素模型(χ2(160) = 481.15, p < .001, CFI = .94, TLI = .92, RMSEA = .07, 90% CI [.06, .08], and SRMR = .06.)、二阶验证性因素模型(χ2(165) = 522.55, p < .001, CFI = .93, TLI = .92, RMSEA = .08, 90% CI [.07, .09], and SRMR = .07.)和二阶自我决定需求模型(χ2(164) =500.83, p < .001, CFI = .93, TLI = .92, RMSEA = .08, 90% CI [.07, .09], and SRMR = .06.)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此外,WNSS-C在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和职位等级上是等效的。与生活幸福感,敬业度,情感承诺之间均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与离职意向存在负向相关关系。
量表
用下面20项描述对您进行评价和判断,并在最符合的数字上划○。 评价和判断的标准如下: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我的工作让我 1.……能够为自己和家人提供健康的食物。 2.……能够为我的家庭支付住房费用。 3.……能够按时支付水电费、燃气费等公用事业费用。 4.……有能力维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5.……能够为社会福利做出贡献。 6.……感觉我在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7.……感觉能够为社会做贡献。 8.……觉得我有所作为。 9.……觉得我很擅长自己的工作。 10.……觉得我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11.……觉得我很熟悉自己在做的事情。 12.……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 13.……感觉我是融入单位的。 14.……有归属感。 15.……感到别人是理解我的。 16.……感到别人是支持我的。 17.……能以我喜欢的方式完成任务。 18.……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19.……能够实现自己的真实需求。 20.……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要完成某些任务。
计分方法
工作需求满足量表包括20道题:
生存需求:共4道题,具体包括第1-4题;
社会贡献需求:共4道题,具体包括第5-8题;
能力需求:共4道题,具体包括第9-12题;
关系需求:共4道题,具体包括第13-16题;
自主需求:共4道题,具体包括第17-20题。
量表出处
Xu, Y., Li, C., Wang, J., & Lan, Y. (2021). Validation of Work Need Satisfaction Scales Among Chinese Working Adults: A Psychology of Working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https://doi.org/10.1177/10690727211032368
本量表由胥彦老师、李超平老师、王佳燕老师、蓝媛美老师提供,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Autin, K. L., Duffy, R. D., Blustein, D. L., Gensmer, N. P., Douglass, R. P., England, J. W., & Allan, B. A. (2019). The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need satisfaction scales within the psychology of working theor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6(2), 195–209. https://doi.org/10.1037/cou0000323
Blustein, D. L. (2006). The psychology of work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career development, counseling,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NY: Routledge.
Duffy, R. D., Blustein, D. L., Diemer, M. A., & Autin, K. L. (2016). The Psychology of Working Theor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3(2), 127–148. https://doi.org/10.1037/cou0000140
友情提醒
为方便学术研究,根据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整理而成,供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 商业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为了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请根据量表出处规范引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