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 Scale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量表”的版本间的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 简介 ==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 UPB)指在组织环境中员工实施的、意图促进组织有效运作而违...”) |
(没有差异)
|
2016年10月20日 (四) 21:20的版本
简介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 UPB)指在组织环境中员工实施的、意图促进组织有效运作而违背社会价值观、法律或伦理标准的行为。
该定义包括两个要素: ①行为的不道德性,特指这种行为在一定范围内非法或者道德上不能被人接受; ②亲组织性,该行为没有在正式的工作职责描述中规定,也没有得到上司的授权命令,但却可以使组织受益或得到帮助。
与员工的其他性质的不道德行为不同,UPB具有三个典型特点:首先,该行为必须是职员出于为组织获利的目的而从事的,因此不包括类似于员工因为不知情或一时疏忽而向客户隐瞒产品缺陷这类不道德行为;其次,行为的结果必须有利于组织这一目的。类似于财务部门职员销毁企业财务相关文件以保护企业避免逃税的罪责,但财务报表的遗失反而会引起相关部门的怀疑而导致企业利益受损,这类行为也不属于UPB;第三,员工从事该行为的意图仅仅是为了自我利益而与组织或者组织成员利益无关也不能被认为是UPB。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采用 Umphress 等(2010)和Matherne(2012)编制的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问卷,对该问卷进行了修订。
信度与效度
在杭州某百货企业发放问卷302 份,获得有效问卷289 份。其中,男性被试占46.7%,女性被试占53.3%。对UPB 问卷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可知,删除因素负荷较低的一题后,各项目的因素负荷都较高(0.74/0.76/0.74/0.68/0.76/0.76/0.80/0.84/0.81/0.82/0.77),表明该问卷为单维度结构。共解释58% 的变异,2/df=6.43。信度分析表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
量表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和体会,用下面11项描述对您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判断,并在最符合的数字上划○。评价和判断的标准如下: 1 完全不符合 2 不符合 3 基本不符合 4 基本符合 5 符合 6 完全符合
1.歪曲事实来维护企业形象。
2.向客户夸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3.向客户隐瞒关于企业的负面信息。
4.推荐一个不称职的员工给别的企业,让他成为其他企业的问题。
5.在意外多收费的情况下向客户隐瞒退款信息。
6.向公众隐瞒有害于企业的信息。
7.伪造证据来保护企业。
8.提供错误信息来保护或提高它的地位。
9.通过不配合调查工作来保护我的企业。
10.隐瞒企业的违反道德或法律的行为。
11.为了企业利益而忽略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下载WORD版问卷:文件:Upb.doc
计分方法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量表包括11 道题目,要求被试评价其从事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的意愿,采用6 点计分,可计算平均分或总分,得分越高说明从事UPB 的意愿越强。
量表出处
吴明证, 沈斌, 孙晓玲. (2016). 组织承诺和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关系: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 心理科学(2), 392-398.
参考文献
Mitchell, M. S. (2000). Unethical behavior in the name the company: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positive reciprocity beliefs on 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alpain Methods and Protocols. Humana Press.
Matherne Iii, C. F., & Litchfield, S. R. (2012).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 the role of moral identity. Journal of Leadership Accountability & Ethics, 9(5), 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