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OBHRM博导名录
25年11月元分析研讨会
问题、建议与微信群
查看“Grief Recovery Orientation 悲伤恢复取向”的源代码
←
Grief Recovery Orientation 悲伤恢复取向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简介 == 个体经历逆境或者创伤后,能否保持或者很快恢复正常的心理机能取决于“自我调适机制”能否成功应对逆境或者创伤。面对失败风险显著增加的环境下,个体复原力培养和提升成为了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虽然时间是治愈“伤口”的良药,悲痛会随着个体处理失败所导致的系列挑战而慢慢消退,但是,当创业者面对着经济的损失、精神的折磨、未来的迷茫,个体“创伤”的痊愈速度、复原效果往往取决于创业者采取何种情绪管理方式。 基于应对损失的心理理论,Shepher(2003, 2009)提出悲痛恢复模型,指出可以采取反思取向、恢复取向、交替取向三种不同的方式来管理悲痛情绪。反思取向是指创业者以“反复回放”的方式重温曾经遭遇的失败,反复思考为什么会失败。恢复取向是指创业者将自己与失败“隔离”,将注意力投入到其他方面,逃离失败的阴影。交替取向是指创业者既不深深陷入对失败的反复思量,也不将失败直接拒之门外,而是在反思取向和恢复取向之间进行“钟摆”式的往返运动。 == 信度与效度 == 谢雅萍等(2017)通过文献归纳和演绎、访谈和专家意见等,开发了悲痛恢复取向,包含三个维度:反思取向、恢复取向和交替取向,其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0.812、0.851、0.889。 == 量表 == 变量测量为Likert 5点量表设计,完全不同意为1,不同意为2,居中为3,同意为4,完全同意为5。 01. 我经常会跟别人交流因失败产生的情绪;<br> 02. 在我脑袋里,我经常重复思考导致失败的原因;<br> 03. 我会面对由失败引发的思考;<br> 04. 我特意不去思考跟失败有关的事件;<br> 05. 我尝试找人交流与失败无关的事情;<br> 06. 失败引发的一些问题后,我努力使自己的生活回到正常的轨迹上;<br> 07. 当自己道德情绪缓解下来后,我会去面对由失败引发的消极情绪;<br> 08. 我认识到,在思考失败的原因的一段时间后,我需要转向思考其他事情;而思考其他事情一段时间后,我需要返回来思考失败的原因;<br> 09. 思考失败一段时间后,我会让自己的心态放松下来。<br> 下载WORD版问卷:[[文件:GRO.docx]] == 计分方法 == 该量表共12个题项,其中题项1-3测量反思取向,题项4-6测量恢复取向,7-9测量交替取向。 == 量表出处 == 谢雅萍,梁素榕,陈睿君. (2017). 失败学习、创业行动学习与创业能力——悲痛恢复取向的调节作用. 管理评论, 29(4), 47–58. == 友情提醒 == 供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 <b><font color="red">商业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font></b>。为了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b><font color="blue">请根据量表出处规范引用</font></b>,谢谢! [[category: 研究量表]][[category: 中文量表]]
返回至
Grief Recovery Orientation 悲伤恢复取向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发起人
编辑团队
编辑练手
最近更改
研究量表
全部量表
中文量表
英文量表
主题量表
统计分析
统计资源
SPSS
Jamovi
R
Mplus
开放数据
学术资源
最佳论文
国际期刊
国内期刊
一站阅读
学术会议
国内院校
自科项目
Zotero
教学资源
重要学者
网络课程
调查报告
心理测验
游戏活动
教学案例
电影视频
常用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