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2017年第11期目录

来自OBHRM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2017年第11期目录

本刊专稿 栏目

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 作者:王东京(1)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也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对如何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作者提出要以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为主线;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框架。同时作者认为,习近平关于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提供了基本范式;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为研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 习近平经济思想 政治经济学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

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滥用”现象及反思 作者:陆 蓉 邓鸣茂(10) 摘要:《美国经济评论》2015年发表罗默的一篇批判性文章《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在国际上掀起了对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滥用”现象的广泛争议。本文首先回顾这场争议,然后从经济学研究中引入数学的历史和积极作用、“数学滥用”的表现、“数学滥用”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剖析这一现象,阐述对该问题所引发的对经济学研究、教学和未来发展的反思。研究发现,“数学滥用”在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值得反思的是,“数学滥用”会阻碍经济学思想的创新,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强化了“数学滥用”问题,“数学滥用”还会通过教学活动产生代际影响。中国经济学界曾开展三轮广泛讨论,主动纠正“数学滥用”。为达到中国经济学科的“双一流”建设目标,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应注重经济直觉培养,明确有创新的中国经济问题,坚持因果关系辨识,坚持使用数学的简单、适用、严谨。 关键词:经济学数学 数学滥用 因果关系 (作者单位:陆蓉,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邓鸣茂,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

2017年第11期 中国就业·分配论坛 栏目

中国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的根源与表现 作者:马草原 马文涛 李 成(22) 摘要:基于中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环境,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廓清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的三大特征:工资差异、流动障碍及代际传承,揭示了其根源和形成机制。研究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所有制分割根植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虚置。虚化的剩余索取权使国有企业经理人的剩余控制权不能得到有效的外部约束,形成迥异于私有企业的特殊工资方程与畸高人力资本回报。同时,内生于国有企业特殊产权属性的“编制”制度阻碍了劳动力优化机制对优胜劣汰这一市场根本准则的执行,使劳动力资源无法在部门之间自由配置。此外,职位稀缺和人力资本的“不可测”在所有权虚置条件下激励了经理人的寻租行为,父辈的就业性质成为决定子女能否获得国有企业“进入许可”的关键,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代际传承。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所有制分割 所有权虚置 国有企业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技术溢出与行业收入差距演变

  ——对U型假说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

作者:周云波 田 柳 陈 岑(35) 摘要:本文将技术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于解释和刻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变动规律。结果表明,行业间的技术差距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作用可分解为正向的“直接效应”和负向的“间接效应”,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取决于行业间的替代弹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技术创新和技术溢出的影响,行业间的技术差距将经历一个先增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过程,因此受技术水平制约的各行业的工资差距也将服从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或先缩小后扩大的正U型演化路径。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运用1999~2007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得出的两个假说和一个推论分别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行业技术差距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为负,而其他假说也得到相应的证实。 关键词:行业收入差距 技术差距 技术进步 技术溢出 (作者单位:周云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田柳,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陈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2017年第11期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分析 栏目

中国女企业家发展:现状、问题与期望

  ——2505位女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

作者:中国女企业家协会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
     北京卓越企业家成长研究基金会(50)

摘要:本文为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卓越企业家成长研究基金联合课题组2017年共同完成的首次全国范围大规模女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共回收有效问卷2505份,样本覆盖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个行业。报告以女企业家队伍的现状、行为特征与领导风格为主要内容,探索女企业家的成长规律、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了解影响其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并对推动中国女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及环境优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女企业家 现状 政策建议 课题组名单 顾 问:李 谠 彭泗清 课题组组长:李 兰 报 告 撰 写:李 兰 仲为国 王云峰 课题组成员:姜 华 黄文林 叶静漪 郝银飞

            梁志平   桂晓鸿   刘华臣   杨卫红
            王小兰   张   鸿   邹建民

(报告执笔人工作单位:李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管所;仲为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云峰,北京卓越企业家成长研究基金会)

2017年第11期 中国农村发展论坛 栏目

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分布规律

  ——农机跨区服务的视角

作者:方师乐 卫龙宝 伍骏骞(65) 摘要:农机跨区服务实现了区域间技术外溢和农业内部分工。本文基于2001~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研究农机化水平对谷物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农机的跨区服务导致农机化水平对谷物产量有空间溢出效应,即其他区域的农机化水平对本区域谷物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从空间范围来看,农机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辐射面广,经济距离半天之内的地区空间溢出效应占比为68.3%,一天之内的地区占比为85.4%;第三,从空间分布来看,农机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生在纬度不同的区域之间,而在纬度相近的区域之间并不显著,这契合了中国农机跨纬度作业的实际情况;第四,从时间范围来看,2001~2014年,农机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11~2014年空间溢出效应是2001~2005年的4.6倍,这契合了我国农机跨区服务规模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空间溢出效应 农业机械跨区服务 谷物产量 农业分工 时空范围 (作者单位:方师乐,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卫龙宝,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伍骏骞,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劳动力流动与农业生产 作者:陈媛媛 傅 伟(79)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农户就业决策的数理模型,引入家庭在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之间比较优势的概念,发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本增加,将扭曲家庭劳动力在务农与外出务工之间的配置。本文利用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千村调查——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状态”数据,在控制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本的内生性之后,我们发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本增加,会带来以下几点负面影响:(1)不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2)降低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可能性;(3) 降低农业生产效率,具体表现为农业生产劳动力结构呈现女性化、老龄化的趋势,家庭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耕地使用量下降,最终降低了家庭的农业人均产出。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劳动力流动 农业生产 扭曲效应 (作者单位:陈媛媛,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数理经济学重点实验室;傅伟,美国里海大学经济系)

2017年第11期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栏目

从自利到德行:商业组织的制度逻辑变革研究 作者:刘德鹏 贾良定 刘畅唱 蔡亚华 郑雅琴(94) 摘要:近年来,商业组织的“社会脱嵌”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反思,可是这些反思大多只触及了商业组织局部性问题。实际上,商业组织令人失望的社会表现根植于其自利主义制度逻辑之中,而非是局部性的问题。本文认为解决商业组织“社会脱嵌”问题,采用德行制度逻辑替代自利主义制度逻辑是可行道路。在回顾了哲学、积极组织行为学和积极组织学术对德行的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德行制度逻辑相比于自利主义、社会责任制度逻辑在商业组织场域的优势,指出采用德行制度逻辑替代自利主义制度逻辑的合理性和可能性。最后,针对现有文献对德行替代自利主义的制度逻辑变革过程鲜有讨论的现状,本文建立了多层次、多进程的制度逻辑变革模型,对“谁将变革”、“如何变革”和“为何变革”等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社会脱嵌 自利主义 组织德行 制度逻辑 制度变革 (作者单位:刘德鹏,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贾良定,南京大学商学院;刘畅唱,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蔡亚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郑雅琴,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生产制造还是资本投资?中国工业企业国际创业资本的流向

  ——基于制度距离的解释

作者:葛 菲 贺小刚(112) 摘要:生产制造和资本投资是国民经济两大关键部门,近几年国内企业资本表现出强烈的资本投资偏好,其国际创业资本流向如何,是坚守生产制造的本位还是选择资本投资领域?资本流向的受制因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研究指出,中国生产型企业“走出去”主要是为了销售国内生产的货物,本文则尝试突破销售领域的边界,探索在其掩盖下所隐藏的国际创业资本流向偏好。通过对沪深两市A股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制度距离顺差的增加,工业企业的国际创业资本倾向于流入资本投资领域,而制度逆差的国家不具备良好的制度保护和健全的资本市场,以至于进行资本投资的动机并不强烈;(2)在企业所有制性质的调节下,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随着制度顺差增加会有着更加强烈的资本投资倾向;(3)在冗余资源的鼓励下,相比国有企业,制度顺差是一种动力,促使民营企业对于资本投资领域有着更弱的偏好。 关键词:制度距离 国际创业 生产制造 资本投资 (作者单位:葛菲,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贺小刚,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2017年第11期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 栏目

分析师荐股更新利用管理层语调吗?

  ——基于业绩说明会的文本分析

作者:林 乐 谢德仁(125) 摘要:本文基于2005~2012年上市公司年度业绩说明会互动平台的相关文本信息研究发现,管理层净正面语调提高了分析师更新其荐股报告的可能性及更新人数比例,并会提高分析师荐股评级水平及其变动;而由于分析师乐观性偏差的存在,管理层正面语调对分析师荐股评级水平及其变动有显著正的影响,而负面语调则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业绩说明会与年报披露间隔时间、语调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影响分析师利用管理层语调更新其荐股行为;经验丰富的分析师、非明星分析师、来自小券商和工作更为繁忙的分析师相对更充分或更有可能利用业绩说明会语调来更新其荐股行为。这些发现表明,业绩说明会管理层语调是有信息含量的,且分析师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利用。 关键词:管理层语调 分析师行为 业绩说明会 文本分析 乐观性偏差 (作者单位:林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谢德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掩饰效应”和上市公司崩盘风险

  ——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DID-PSM分析

作者:田利辉 王可第(146) 摘要:坏消息的隐匿和积累会引致崩盘风险。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如何影响个股股价崩盘风险?中国监管当局强制要求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试图减少信息不对称,理论上有助于降低崩盘风险。我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评分)匹配DID-PSM方法,分析发现强制披露政策的实施显著增大了崩盘风险。基于这一金融异象,本文提出了社会责任的掩饰效应假说。如果经理人代理成本足够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以被企业用来掩盖粉饰企业运营中的问题,这样,经理人道德风险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正相关关系。我们进而发现,如果股东和经理人利益相对一致,经理人监督机制相对健全,抑或财务信息足够透明,那么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关系不再显著。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崩盘风险 强制披露 掩饰效应 代理问题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

2017年第11期 理论述评 栏目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路径探索:基于实践理论的视角 作者:陈春花 马胜辉(158) 摘要: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并从西方引入大量的管理理论之后,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回应学界最近的讨论,本文认为,以研究本土管理实践为重心是中国管理研究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针对学界在实现路径上的疑惑并推动对本土管理实践的深入研究,本文介绍了实践理论(practice theory)的视角及其对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重要启示。透过这一视角,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实现路径,探讨了中国管理实践的特殊性及亟须研究的相关问题,并对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指导价值进行了展望和探讨。 关键词:本土管理研究 中国管理实践 实践理论 实践视角 研究路径 (作者单位:陈春花,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马胜辉,苏黎世大学)

资料信息来源:管理世界公众号;转载编辑:韩雪亮